挽吉州刘总管

画戟清香彼一时,归舟素幔不胜悲。 坟成共负犍为土,堂在空留蜀郡祠。 乱起赤眉徐自定,忧侵白发已先衰。 平原岁晚多宾客,泉下难酬国士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画戟:古代兵器,此处指武官的仪仗。
  • 清香:此处指文雅之气。
  • 素幔:白色的帐幕,常用于丧事。
  • 不胜悲:无法承受的悲伤。
  • 犍为:地名,今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
  • 蜀郡:古代地名,今四川省成都一带。
  • 赤眉:指西汉末年的赤眉军,此处比喻战乱。
  • 徐自定:慢慢地自行平定。
  • 忧侵:忧虑侵袭。
  • 白发:指年老。
  • 平原:地名,此处可能指刘总管的家乡或任职地。
  • 宾客:来访的客人。
  • 泉下:指死后。
  • 国士:国家的杰出人才。

翻译

画戟与清香,那是他曾经的荣耀时刻, 如今归舟上挂着素幔,无尽的悲伤难以承受。 我们共同背负着犍为的泥土,筑成了他的坟墓, 而他的祠堂空留在了蜀郡,无人问津。 战乱如赤眉军般肆虐,但终究会慢慢平定, 忧虑侵袭着,白发已显衰老之态。 平原之地,岁末时宾客众多, 但在泉下,他却难以回报国士的知遇之恩。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刘总管生前的荣耀与死后的凄凉,表达了深切的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画戟清香”与“归舟素幔”的对比,突出了生死的落差。同时,通过“犍为土”与“蜀郡祠”的描写,展现了刘总管的功绩与后人的遗忘。末句“泉下难酬国士知”更是抒发了对逝者无法回报国家知遇之恩的遗憾。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