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峨冠:高冠。峨,读作“é”。
- 太守:古代官职名,相当于地方行政长官。
- 筹边:筹划边防事务。
- 鸣驺:古代官员出行时,随从骑马在前鸣叫开道。驺,读作“zōu”。
- 丹阳馆:地名,可能是指当时的驿站或客栈。
- 行都:临时首都或重要的行政中心。
翻译
每天都在楼上计算着酒钱,那位戴着高冠的太守正在筹划边防事务。 随着官员的随从骑马鸣叫开道,他们进入了丹阳馆,这是因为这里是临时首都,过往的旅客船只都会经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袁桷在京口(今江苏镇江)旅楼上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峨冠太守”筹边和“鸣驺传入丹阳馆”的描写,展现了当时京口的繁华景象和重要地位。同时,诗人的笔触也透露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