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 送杨伯可

雨足江皋,月满中秋,使客将归。看扁舟空载,贫无长物,破囊收贮,富有新诗。清白传家,怀金不受,洁已从来畏四知。民何幸,尽相安南里,乐业熙熙。 谁知经界良规。是三代相传古法遗。要讲明有素,施行不扰,宽严相济,表里无私。惭愧偏州,久淹老子,却怪朝家选用迟。公子去,定致身鹓序,接武龙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
  • 陆文圭:元代文学家。
  • 江皋:江边的高地。
  • 使客:出使的使者。
  • 扁舟:小船。
  • 长物:多余的东西。
  • 破囊:破旧的袋子。
  • 洁己:保持自身清白。
  • 四知:指东汉杨震拒贿的典故,有人夜送金十斤给杨震,说“暮夜无知者”,杨震回答“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拒绝接受。
  • 经界:指土地的界限。
  • 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 有素:有规律,有秩序。
  • 宽严相济:宽大与严厉相结合。
  • 表里无私:言行一致,没有私心。
  • 偏州:偏远的小州。
  • 久淹:长期滞留。
  • 老子:作者自称。
  • 朝家:朝廷。
  • 选用迟:选拔任用得晚。
  • 致身:献身。
  • 鹓序:指朝官的行列。
  • 接武:接踵,比喻相继不断。
  • 龙墀:皇宫的台阶,借指朝廷。

翻译

雨过天晴,江边高地一片湿润,中秋的月亮圆满无缺,出使的使者即将归去。看那小船空载,贫穷没有多余的东西,破旧的袋子里只收藏着丰富的诗篇。清白的家风传承,面对金钱不动心,始终保持清白,畏惧“四知”的警示。百姓多么幸运,都能在安宁的南里安居乐业,生活和谐快乐。

谁知道这良好的土地界限规划,是夏、商、周三代相传的古老法则。要讲明这些法则,不扰乱施行,宽大与严厉相结合,表里如一,没有私心。惭愧自己长久滞留在偏远的小州,却奇怪朝廷选拔任用得晚。公子离去,定能献身于朝官的行列,接踵而至,步入皇宫的台阶。

赏析

这首作品以中秋月圆、使者归途为背景,通过对“扁舟空载”“破囊收贮”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清贫而富有诗意的生活状态。词中“清白传家”“洁己畏四知”体现了作者的高尚品格和对廉洁的坚守。后文通过对“经界良规”的赞美,表达了对古代法则的尊重和对社会秩序的向往。结尾处,作者虽自谦“久淹偏州”,但仍寄望于公子能早日步入朝堂,为国家贡献力量,流露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