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鬓

· 郭钰
夕报将军奏凯歌,马前又见拥雕戈。 民情共倚金汤固,客鬓惟添霜雪多。 何日梧桐鸣彩凤,旧时荆棘卧铜驼。 无衣无食岁年晚,妻子山中如苦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雕戈(diāo gē):雕刻有花纹的戈,古代兵器。
  • 金汤(jīn tāng):比喻坚固的防御,如金城汤池。
  • 客鬓(kè bìn):旅人的鬓发,常用来形容旅人的辛劳和岁月的痕迹。
  • 霜雪(shuāng xuě):比喻白发。
  • 梧桐(wú tóng):一种树,常用来象征高洁。
  • 彩凤(cǎi fèng):凤凰的美称,象征吉祥。
  • 荆棘(jīng jí):带刺的小灌木,比喻困难和险阻。
  • 铜驼(tóng tuó):古代宫门前的一种装饰,也用来比喻旧时的繁华。

翻译

晚上传来将军胜利的凯歌,马前又见士兵们手持雕刻精美的戈。 民众的心情共同依赖于坚固的防御,而旅人的鬓发却只增添了更多的白发。 何时能见到梧桐树上凤凰的鸣叫,旧时的繁华之地荆棘中躺着铜驼。 在无衣无食的年岁末,山中的妻子和孩子又该如何忍受苦难。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战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苦难和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雕戈”与“金汤”形成对比,一方面展现了战争的胜利,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民众对安全的渴望。而“客鬓”与“霜雪”则深刻描绘了旅人因战乱而增添的沧桑。后两句通过“梧桐”与“彩凤”以及“荆棘”与“铜驼”的对比,抒发了对和平与繁华的向往,以及对家人困境的深切担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

郭钰

元明间吉安吉水人,字彦章。元末隐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征,辞疾不就。生平转侧兵戈,流离道路,目击时事阽危之状,故诗多愁苦之词。于战乱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尤足补史传之缺。有《静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