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杂咏十首

· 袁桷
伏日琼林宴,名王总内朝。 帽尖花压翠,衣角锦围貂。 炙熟牛酥芼,醅深马乳浇。 《柘枝》旋舞急,宛转称纤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伏日:指盛夏时节。
  • 琼林宴:古代皇帝宴请进士的宴会。
  • 名王:指有名望的王公贵族。
  • :聚集。
  • 内朝:宫廷内部。
  • 帽尖花压翠:帽子尖端装饰着花朵,压着翠色的装饰。
  • 衣角锦围貂:衣服的边缘用锦缎装饰,并围以貂皮。
  • 炙熟牛酥芼:烤熟的牛肉配上酥油和芼(一种调味品)。
  • 醅深马乳浇:深色的马奶酒浇在食物上。
  • 柘枝:一种舞蹈。
  • 旋舞急:快速旋转的舞蹈。
  • 宛转:柔美曲折。
  • 纤腰:细腰。

翻译

在盛夏时节,皇帝在琼林宴上宴请名王贵族。他们的帽子上装饰着花朵,压着翠色的饰品,衣服边缘用锦缎和貂皮装饰。宴会上有烤熟的牛肉配上酥油和芼,还有深色的马奶酒浇在食物上。《柘枝》舞蹈快速旋转,舞者柔美曲折的动作,显得腰肢纤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宫廷宴会的盛况,通过细腻的服饰描写和丰盛的食物,展现了宴会的高贵与奢华。诗中“帽尖花压翠,衣角锦围貂”等句,不仅展示了服饰的华丽,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趣味。后两句通过对《柘枝》舞的描述,增添了宴会的艺术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音乐与舞蹈的盛宴之中。

袁桷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