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藕花庄

深院竹编墙,丛梢若个长。 入门溪雨溅,满路麦风香。 好梦因凉得,閒愁到水忘。 因循二十载,来到藕花庄。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深院:幽深的院子。
  • 竹编墙:用竹子编织成的墙。
  • 丛梢:树梢丛生的地方。
  • 若个:哪一个,哪个。
  • 溪雨:溪边的雨。
  • 閒愁:闲散的忧愁。
  • 因循:照旧不改,引申为拖沓、迟延。
  • 藕花庄:以藕花(荷花)命名的村庄。

翻译

幽深的院子被竹编的墙围绕,树梢丛生的地方,哪一个更高? 一进门,溪边的雨滴溅起水花,满路都是麦田的香气。 美好的梦境因凉爽而得来,闲散的忧愁到了水边便忘却。 就这样拖拖拉拉过了二十年,终于来到了藕花盛开的村庄。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乡村景象。诗中,“深院竹编墙”和“丛梢若个长”勾勒出院子的幽深和自然的生机。通过“溪雨溅”和“麦风香”,诗人巧妙地传达了雨后的清新和麦田的芬芳。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忧愁的释然。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