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轺见归鸟有感

群飞俱一息,日入故林招。 自惜羽毛瘁,兼防牖户漂。 如何万里客,不及一枝鹩。 俯首惭诸翼,悠悠促暮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暮轺(mù yáo):傍晚的车子。
  • 群飞:成群地飞翔。
  • 一息:一次呼吸,比喻短暂的时间。
  • 日入:太阳落山。
  • 故林:旧时的树林,指鸟儿原来的栖息地。
  • 自惜:自我怜悯。
  • 羽毛瘁:羽毛凋零,形容疲惫或衰老。
  • 兼防:同时防备。
  • 牖户(yǒu hù):窗户和门,这里比喻家园。
  • :漂泊,流浪。
  • 万里客:远行的旅人。
  • 不及:不如,比不上。
  • 一枝鹩(yī zhī liáo):一只栖息在树枝上的小鸟。
  • 俯首:低头。
  • 惭诸翼:惭愧于其他的翅膀,指感到羞愧,因为自己不能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
  • 悠悠:形容时间长久或心情沉重。
  • 促暮轺:催促傍晚的车子,指天色已晚,需要加快行程。

翻译

成群的鸟儿一同飞翔,短暂休息后,太阳落山时它们又回到旧时的树林中。它们自我怜悯着疲惫的羽毛,同时还要防备家园被水淹没。我这个远行的旅人,却不如一只栖息在树枝上的小鸟。我低头感到羞愧,因为自己不能像它们一样自由飞翔,只能催促着傍晚的车子继续前行。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鸟儿归巢与旅人漂泊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归宿的向往,以及对旅途艰辛的感慨。诗中“群飞俱一息”与“日入故林招”描绘了鸟儿归巢的和谐画面,而“万里客”与“不及一枝鹩”则突显了旅人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俯首惭诸翼,悠悠促暮轺”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自责与对归途的急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