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道

且勿度前村,白杨路渐昏。 一丘文字鬼,千古战争魂。 历数孙曹闰,风流魏晋繁。 成蹊人自省,桃李不须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邺城: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
  • :经过。
  • 白杨:一种树,常用来象征秋天的萧瑟。
  • :小土山,这里指坟墓。
  • 文字鬼:指古代文人的墓地,暗示着历史的深远和文化的积淀。
  • 战争魂:指历史上在此地发生的战争,以及那些战死者的英魂。
  • 历数:一一列举。
  • 孙曹:指三国时期的孙权和曹操。
  • :非正式的,这里指非正统的统治。
  • 风流:指文化艺术上的繁荣。
  • 魏晋:指中国历史上的魏朝和晋朝,这两个时期文化艺术非常繁荣。
  • :繁荣。
  • 成蹊:形成小路,比喻事物自然形成,不需要刻意宣传。
  • 人自省:人们自然会反思。
  • 桃李: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才。

翻译

暂且不要经过前面的村庄,白杨树下的路渐渐昏暗。 这里有一座座坟墓,埋藏着无数文人的遗骨,千百年来战争的英魂。 一一列举孙权和曹操的非正统统治,魏晋时期的文化艺术繁荣非凡。 事物自然形成,人们自然会反思,美好的事物或人才不需要多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邺城道路的描写,反映了历史的深远和文化的积淀。诗中“白杨路渐昏”营造了一种萧瑟的氛围,而“一丘文字鬼,千古战争魂”则深刻地表达了历史的沉重和文化的丰富。后两句通过对孙曹和魏晋的对比,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繁荣。最后,“成蹊人自省,桃李不须言”则表达了作者对事物自然发展和人们自然反思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