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朱生说水浒传

少年工谐谑,颇溺滑稽传。 后来读水浒,文字益奇变。 六经非至文,马迁失组练。 一雨快西风,听君酣舌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谐谑(xié xuè):幽默诙谐。
  • :沉迷。
  • 滑稽传:指幽默诙谐的故事或书籍。
  • 奇变:奇特变化。
  • 六经:指儒家经典,如《诗经》、《尚书》等。
  • 至文:最好的文章。
  • 马迁:指司马迁,《史记》的作者。
  • 组练:组织和锻炼,这里指文章的结构和修辞。
  • 酣舌战:激烈的辩论。

翻译

年少时擅长幽默诙谐,沉迷于滑稽故事。 后来阅读《水浒传》,发现文字更加奇特多变。 即使是儒家的六经,也非最佳文章,司马迁的《史记》也缺乏精炼的结构。 一场西风带来的雨令人感到畅快,听你激烈辩论,如饮甘露。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袁宏道对《水浒传》的极高评价。他先是回忆自己年轻时对幽默故事的喜爱,然后提到读《水浒传》后,对其文字的奇特性感到惊喜。诗中“六经非至文,马迁失组练”一句,大胆批评了儒家经典和《史记》,认为它们在文学价值上不如《水浒传》。最后,通过“一雨快西风,听君酣舌战”的描写,展现了听朱生讲述《水浒传》时的畅快感受,仿佛置身于一场激烈的文学辩论之中。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袁宏道对《水浒传》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深刻见解。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