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中山见诸名迹题清风店壁

中山酒可饮,塔可登。辋川翠竹风棱棱。东坡瘦墨如健鹰。 唐封古迹石崚嶒。刺史爱民慈且能。高看青山夜抱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山:地名,今河北省定州市。
  • 辋川:地名,今陕西省蓝田县辋川镇,以风景秀丽著称。
  • 翠竹:青翠的竹子。
  • 风棱棱:形容风声尖锐。
  • 东坡:指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 瘦墨:指书法笔力遒劲,墨迹显得瘦削有力。
  • 健鹰:强健的鹰,比喻书法笔力雄健。
  • 唐封:唐代封赐的。
  • 石崚嶒:形容山石高耸、险峻。
  • 刺史:古代官职,地方行政长官。
  • 慈且能:既慈爱又有能力。
  • 高看青山:远望青山,形容心境高远。
  • 夜抱冰:夜晚怀抱冰块,形容心境清冷。

翻译

中山的美酒值得品尝,高塔可以攀登。辋川的翠竹在风中沙沙作响,显得格外有风骨。东坡的书法笔力遒劲,如同一只强健的鹰。

唐代封赐的古迹,山石高耸险峻。这里的刺史既慈爱又有能力,他远望青山,夜晚心境清冷如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中山的美景和人文气息,通过对酒、塔、翠竹、书法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中山的独特魅力。诗中“东坡瘦墨如健鹰”一句,巧妙地将书法与鹰的形象结合,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书法的力度和美感。结尾处通过对刺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高洁清冷的心境,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