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诗为胡仲鱼作

愿作人间丁令威,千年华表一来归。 天门戏博输龙去,石室烧丹试犬飞。 洞里松花充晓饭,箧中云叶作寒衣。 鄣山若更逢潘子,为问桃源是也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丁令威: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相传他学道成仙后,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
  • 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
  • 天门:神话中的天宫之门。
  • 戏博:游戏赌博。
  • 石室:指山洞或石窟,常被用作修道或炼丹的场所。
  • 烧丹:炼丹,古代道教中的一种修炼方法,希望通过炼制丹药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 试犬飞:传说中仙人试炼丹药时,会用犬来试验丹药的效果,看其是否能飞升。
  • 洞里松花:指山洞中的松树花,这里可能指松花粉,古人认为有养生之效。
  • 箧中云叶:箧,小箱子;云叶,指云朵或云状的物品,这里可能指某种轻盈如云的衣物材料。
  • 鄣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传说中的仙山。
  • 潘子:人名,具体身份不详,可能是诗中提到的另一位仙人或隐士。
  • 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指一个理想的隐居之地,人们在那里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翻译

我愿成为人间的丁令威,每过千年便化作华表归来。 在天门游戏赌博,输给了龙,于是离开;在石室炼丹,试验犬是否能飞升。 洞中的松花作为清晨的饭食,小箱子里的云状叶片作为寒衣。 如果在鄣山再次遇到潘子,我会问他,桃源是否真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仙人丁令威的传说,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仙境生活的想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道教和神话元素,如天门、石室、烧丹等,构建了一个神秘而遥远的仙境世界。通过对松花、云叶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结尾的询问“桃源是也非”,则透露出对理想世界的探寻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思考。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