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定武石:指定武年间刻有《兰亭序》的石碑。
- 兰亭:指王羲之的《兰亭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名篇。
- 讹:错误,此处指原迹已经失真或不复存在。
- 霤(liù):屋檐上的滴水槽。
- 柯:树枝。
- 墨池:指书法家用以贮墨的池子。
- 邹鹅:指邹忌,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夫,传说他曾放鹅于墨池,鹅身沾墨,故称“邹鹅”。
翻译
定武年间的石碑虽在,但兰亭的遗迹已失真。 清澈的流水依旧,峻峭的山岭依然众多。 古老的屋檐穿透了新的水槽,苍老的松树枝条瘦削。 墨池中贮存着水,还能放养邹忌的鹅。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兰亭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定武石空在,兰亭迹已讹”一句,既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也隐含了对传统文化失传的忧虑。后文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如“清流大概是,峻岭果然多”,以及对古建筑和苍松的刻画,“古屋穿新霤,苍松瘦老柯”,进一步以景抒情,抒发了对古迹的怀念和对自然美的赞美。结尾的“墨池閒贮水,犹得放邹鹅”则巧妙地以典故收束,增添了诗意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