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避地马鞍山治一枝未就兹春闻儆复于前址搆栖感赋十律

独有霞栖客,林峦未许迷。 寻幽同记忆,选胜自标题。 海色衣时卷,岩烟手日携。 颇疑空阔内,若与素心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壬辰: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这里具体指哪一年需要结合历史背景来确定。
  • 避地:躲避战乱或灾祸的地方。
  • 马鞍山:山名,具体位置需要结合地理背景来确定。
  • 治一枝:指在山中修建或整理一处居所。
  • 兹春:这个春天。
  • 闻儆:听到警报或警告。
  • 搆栖:建造住所。
  • 独有:只有。
  • 霞栖客:指隐居山林的人,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
  • 寻幽:寻找幽静之地。
  • 选胜:选择风景优美的地方。
  • 自标题:自己为这些地方命名或题字。
  • 海色衣时卷:形容衣服上仿佛卷起了海的颜色,比喻衣服色彩鲜艳或与自然景色相融。
  • 岩烟手日携:形容手携烟雾,如同岩间的烟雾,可能是指在山中行走时,手触到的雾气。
  • 素心:纯洁的心,这里可能指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

翻译

只有我这个隐居山林的人,林木山峦并未让我迷失。寻找幽静之地,共同回忆,选择风景优美的地方,自己为其命名题字。衣服上仿佛卷起了海的颜色,手中日日携带着岩间的烟雾。在空阔的内心世界里,似乎与纯洁的心境相齐。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的宁静与自得。诗中,“独有霞栖客”一句即表明了诗人的隐士身份,而“林峦未许迷”则展现了他在自然中的自在与清醒。通过“寻幽”、“选胜”等动作,诗人描绘了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末句“若与素心齐”更是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纯洁,体现了隐士的高洁情怀。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