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士与逸民之品不同

张仪寸舌犹问妻,子陵两足可加帝。 终当披裘耕富春,何事读书学游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说士:指游说之士,即古代那些凭借口才和智谋游说各国君主,以求得官职的人。
  • 逸民:指隐逸之士,即那些选择隐居生活,不问世事的人。
  • 张仪: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以口才和智谋著称。
  • 寸舌:比喻口才。
  • 子陵:即严光,东汉时期的隐士,曾与汉光武帝刘秀为友,后隐居不仕。
  • 两足可加帝:指严光曾将脚放在汉光武帝的肚子上睡觉,显示出他与皇帝的亲密无间。
  • 披裘:指隐居生活,穿着简朴。
  • 富春:地名,严光隐居的地方。
  • 游说:指游说之士的活动,即通过言辞影响君主或他人。

翻译

张仪虽然口才了得,但还是要向妻子询问意见;子陵严光的两脚甚至可以放在皇帝的肚子上。最终,严光选择披着简朴的衣裳,在富春山耕种隐居,为何还要去读书学习游说之术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张仪和严光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游说之士的不屑。张仪作为游说之士的代表,虽然口才出众,但仍需依赖他人意见,显得不够独立。而严光作为隐逸之士的代表,与皇帝关系亲密,却选择隐居,显示出其高洁的品格。作者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隐逸生活的价值,并质疑了游说之士的生活方式。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