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九日同罗服卿及社中诸兄弟登高二圣寺

昔去逢秋至,今来送九归。 菊残将入枕,绵老渐装衣。 定起书黄叶,杯阑语翠微。 禅翁兼醉侣,一种不相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归:指九月结束,秋天即将过去。
  • 菊残:菊花凋谢。
  • 入枕:指将凋谢的菊花放入枕头中,古人有此习俗以取其香气。
  • 绵老:指棉花成熟,可以用来做衣服。
  • 装衣:准备衣物,指为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做准备。
  • 定起:指禅定之后起身。
  • 书黄叶:在黄叶上写字,可能是一种文人雅趣。
  • 杯阑:酒杯将空,指饮酒将尽。
  • 翠微:指山色青翠,这里可能指山中的景色。
  • 禅翁:指修禅的老人,即禅师。
  • 醉侣:一起饮酒的朋友。
  • 不相违:不矛盾,和谐相处。

翻译

去年秋天我离开时,菊花正盛开,如今我回来,九月已近尾声。菊花凋谢了,我将它们放入枕头中,棉花成熟了,我开始准备冬衣。禅定之后,我在黄叶上书写,饮酒将尽时,我们谈论着山中的青翠景色。禅师和酒友们和谐相处,彼此之间没有矛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袁宏道在秋末与朋友们登高赏景的情景,通过对菊花、棉花的描写,展现了季节的更替和生活的准备。诗中“书黄叶”和“语翠微”体现了文人雅趣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最后两句表达了禅修与饮酒生活的和谐共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