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话春草堂限韵

陶令情非冶,广平赋偶纤。 鸾台朝洗砚,春草夜收奁。 倦翮犹思猎,村眉也效尖。 白发伴毛颖,溷上亦时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陶令: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因其曾任彭泽令,故称陶令。
  • :艳丽。
  • 广平:指唐代诗人杜甫,因其曾任广平太守,故称广平。
  • 赋偶纤:指诗文风格细腻。
  • 鸾台:古代官署名,这里可能指书房。
  • 洗砚:清洗砚台,准备书写。
  • 春草:春天的草,这里可能指诗文中的意象。
  • 收奁:收藏在匣子里。
  • 倦翮:疲倦的鸟翅,比喻疲惫的心灵。
  • :狩猎,这里比喻追求文学创作。
  • 村眉:指乡野之人的眉毛,这里比喻朴素的外表。
  • 效尖:模仿尖锐或精致的样子。
  • 毛颖:指毛笔。
  • 溷上:指在混乱或不洁的环境中。
  • :拿起,这里指使用毛笔。

翻译

陶渊明虽非艳丽之辈,但杜甫的诗文风格却细腻。 早晨在书房清洗砚台,夜晚将春草的诗意收藏于匣中。 即使心灵疲惫如倦鸟,仍思追求文学创作, 即使外表朴素如村夫,也尝试模仿精致。 白发与毛笔为伴,即使在混乱的环境中,也时常拿起笔来书写。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陶渊明和杜甫的文学风格,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诗中“倦翮犹思猎”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即使心灵疲惫,也不放弃文学创作的决心。而“村眉也效尖”则展现了诗人即使外表朴素,也渴望追求文学上的精致与高雅。最后两句“白发伴毛颖,溷上亦时拈”更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无论环境如何,都不忘拿起笔来书写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无限热爱和追求。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