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嫱故里

柳堤深处明妃里,柳色依然人非是。 当年一曲离宫悲,殊方青冢已垒垒。 天生红颜反为胡,以女宁胡自汉始。 胡儿犹解怜倾城,汉王恩情薄于纸。 春风几度吹愁多,汉恩繇来不足恃。 金屋阿娇终长门,可怜飞燕今已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王嫱:即王昭君,汉代美女,因和亲而远嫁匈奴。
  • 明妃:王昭君的别称。
  • 柳堤:种有柳树的堤岸。
  • 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临时住所。
  • 殊方:异域,指匈奴。
  • 青冢:指王昭君的墓。
  • 垒垒:形容坟墓众多。
  • 红颜:美丽的女子。
  • :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这里指匈奴。
  • 宁胡:指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以安定匈奴。
  • 倾城:形容女子美貌绝伦,足以倾覆一城。
  • 汉王:指汉朝的皇帝。
  • 金屋阿娇:指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曾被宠幸,后失宠。
  • 长门:指陈阿娇失宠后被幽禁的长门宫。
  • 飞燕:指赵飞燕,汉成帝的皇后,后失宠被废。

翻译

在柳树成荫的堤岸深处,是王昭君的故乡,柳色依旧,人事已非。 当年她一曲离宫之歌,悲切动人,如今在异域匈奴,她的墓冢已遍布。 天生丽质的她,却成了匈奴的妻子,自汉朝开始,以女子和亲以安定边疆。 匈奴人尚且懂得珍惜倾国倾城的美人,而汉朝皇帝的恩情却薄如纸张。 春风几度,吹来的尽是愁绪,汉朝的恩宠从来不可靠。 金屋中的阿娇最终被幽禁在长门宫,可怜的赵飞燕如今也已不在。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王昭君故里的描绘,抒发了对历史变迁和女性命运的感慨。诗中,“柳堤”与“柳色”象征着故里的恒久,而“人非是”则突显了人事的无常。诗人通过对王昭君和亲匈奴的历史事件的回顾,批判了汉朝皇帝的薄情,以及对女性命运的无奈。最后通过对陈阿娇和赵飞燕的提及,进一步强调了宫廷中女性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