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忠节吟三首

多端国事总如麻,抵壁投阍莫漫哗。 孔棘安知朋友怨,斯饥岂为候人嗟。 祇怜碧血时难守,长恨丹青日未加。 更忆鲁连天下士,微言独令古今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抵壁投阍:抵壁,指以身挡墙,比喻极力抗争;投阍,投书于阍,即向朝廷上书。
  • 孔棘:非常紧急。
  • 斯饥:这样的饥饿,指困苦。
  • 候人:指等待的人,这里可能指等待救援的人。
  • 碧血:指忠臣烈士所流之血。
  • 丹青:指史书,记载历史。
  • 鲁连:战国时期的智者鲁仲连。
  • 微言:精妙的言论。

翻译

国家的众多事务纷繁复杂,如同乱麻一般,我以身挡墙,向朝廷上书,不随意喧哗。 情况非常紧急,哪里顾得上朋友的怨言,这样的困苦岂是为了等待救援的人而叹息。 只是怜惜忠臣烈士的鲜血难以长久保留,长久以来遗憾史书未能增添新的篇章。 更加怀念战国时期的智者鲁仲连,他的精妙言论独令古今传颂。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深切关注和忠诚之情。诗中,“多端国事总如麻”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国家事务的纷繁复杂。诗人以“抵壁投阍”的决心,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担当。后文通过对“碧血”和“丹青”的提及,抒发了对忠臣烈士的敬仰和对历史记载的遗憾。最后,以鲁仲连的微言大义,寄托了对智慧和正义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