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夏念一日顺昌道中

竟日青山自委蛇,潭光云影静相宜。 忽闻雷雨诸峰动,先变秋飔十日吹。 窈谷飞烟来淡薄,奔溪倒影下孤危。 欲穷耳目将何际,不尽苍茫是所思。
拼音

所属合集

#六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季夏: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六月。
  • 委蛇(wēi yí):曲折行进的样子。
  • 潭光云影:指潭水中的光影和云彩的倒影。
  • 秋飔(qiū sī):秋风。
  • 窈谷:深邃的山谷。
  • 奔溪:急流的溪水。
  • 苍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翻译

整日里青山蜿蜒曲折,潭水中的光影与云彩倒影静谧相宜。 突然间雷雨使得群峰摇动,秋风先至,预示着未来十日的凉意。 深邃的山谷中飘来淡淡的烟雾,急流的溪水倒映着孤立而险峻的景象。 想要穷尽耳目所及的边界,却无法穷尽那广阔无边的苍茫,正是我所思所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夏季末日在顺昌道中的自然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的静谧与变幻。诗中“竟日青山自委蛇”一句,以青山曲折行进来象征时间的流逝,而“潭光云影静相宜”则进一步以静谧的潭水和云影来烘托出宁静的氛围。后两句“忽闻雷雨诸峰动,先变秋飔十日吹”则通过雷雨和秋风的描写,预示了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的变幻。最后两句“欲穷耳目将何际,不尽苍茫是所思”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广阔无边的苍茫景象的无限向往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哲理思考。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