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同龚散木能者崔晦之邹伯学李子髯携妓泛舟和尚桥

试说鸳鸾侣,何如鸥鹭群。 溪光描翠黛,竹影写罗裙。 云日鱼鳞气,霞波雉尾文。 鹤飞冲树起,天半一声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鸳鸾侣:指情侣或伴侣。
  • 鸥鹭群:指自由自在的生活群体。
  • 溪光描翠黛:溪水的波光像是描绘出的翠绿色眉妆。
  • 竹影写罗裙:竹子的影子像是画在罗裙上的图案。
  • 云日鱼鳞气:云彩和阳光交织,像是鱼鳞般的纹理。
  • 霞波雉尾文:晚霞在水波上形成的纹理,像是雉鸡尾巴上的花纹。
  • 鹤飞冲树起:鹤飞翔时冲向树梢。
  • 天半一声闻:在半空中听到鹤的一声鸣叫。

翻译

让我们来谈谈那些如鸳鸯般相伴的情侣,又怎能比得上那些如鸥鹭般自由的群体呢?溪水的波光仿佛在描绘着翠绿色的眉妆,竹子的影子则像是画在罗裙上的图案。云彩和阳光交织,形成了鱼鳞般的纹理,晚霞在水波上形成的纹理,则像是雉鸡尾巴上的花纹。鹤飞翔时冲向树梢,半空中传来一声鹤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泛舟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鸳鸾侣”与“鸥鹭群”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对无拘无束生活的渴望。后文通过对溪光、竹影、云日、霞波的描绘,进一步以自然之美来象征自由之境。最后,鹤的飞翔与鸣叫,更是将这种自由与超脱的情感推向高潮。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的热爱。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