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刘元定邀同顾升伯沈仲润李长卿丘长孺集城西荷亭是日热甚得暴雨乃解
火龙吐燄烧青槐,繁鳞挟日战雌雷。黑云蟠墨湿崔嵬,雨头未展风脚回。
羊角直上旋飞灰,鸣阶稀点大如杯。泼天猛溜破枯苔,千荷叶翻净绿颓。
跳珠排沫纷喧豗,飞瀑出厓车齧街。髯虬十,部影䰄,鳞甲鏦刃相摩推。
匿床抱柱走童孩,舌腭虽张耳不谐。破屏障身肌粟堆,半臂未到声频催。
高堂虚冷无馀埃,蝇冻不飞栖梁煤。平头次第陈罂罍,黑岑牟进羯鼓开。
胡粉假姬上场米,宫纱浅袖雀头钗。当筵一笑红玫瑰,莲花过酒香流腮。
错觥沓筹迭排诙,馀枝滴沥落生梅,门外青波没马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火龙:比喻烈日。
- 燄(yàn):火焰。
- 繁鳞:形容阳光照射下的水面波光粼粼。
- 雌雷:低沉的雷声。
- 黑云蟠墨:形容乌云密布,如同墨汁一般。
- 崔嵬(cuī wéi):高耸的样子。
- 羊角:形容旋风。
- 泼天猛溜:形容雨势极大。
- 颓(tuí):倒塌,这里指荷叶因雨而倾斜。
- 喧豗(xuān huī):喧闹声。
- 齧(niè):咬,这里形容雨声如车齿咬合。
- 髯虬:形容水珠如龙须般细长。
- 䰄(sāi):毛发下垂的样子。
- 鏦刃:形容雨滴如刀刃般锋利。
- 摩推:摩擦。
- 腭(è):口腔的上壁。
- 粟堆:形容因寒冷而起的鸡皮疙瘩。
- 罂罍(yīng léi):古代盛酒的器具。
- 黑岑牟:黑色的头盔,这里指鼓手的装扮。
- 羯鼓:一种打击乐器。
- 胡粉:古代妇女化妆用的粉。
- 雀头钗: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
- 错觥沓筹:形容酒杯和筹码错落有致。
- 生梅:未成熟的梅子。
翻译
烈日如火龙吐焰,烧灼着青槐,阳光下的水面波光粼粼,与低沉的雷声相抗衡。乌云如墨汁般密布,高耸而湿润,雨点尚未展开,风已回旋。旋风直上,卷起飞灰,雨点稀疏地打在台阶上,大如杯口。猛烈的雨势打破了枯苔,荷叶在雨中翻转,绿色倾斜。跳动的雨珠和排出的泡沫在喧闹中纷纷扬扬,雨声如车齿咬合,街道上水流如瀑。水珠如龙须般细长,垂挂在部影之下,雨滴如刀刃般锋利,相互摩擦。人们躲在床下,抱着柱子,孩子们虽然张口结舌,但耳朵却听不清楚。雨水打破了屏障,身上因寒冷而起的鸡皮疙瘩堆积如山,半臂未到,催促声频频传来。高堂虚冷,无一丝尘埃,苍蝇因冻而不能飞,栖息在梁上的煤灰中。仆人依次呈上酒器,黑色的头盔被推进,羯鼓被敲响。化妆的女子上场,戴着宫纱浅袖和雀头钗。筵席上的一笑如同红玫瑰,莲花过酒,香气流溢。酒杯和筹码错落有致,余下的酒滴落在未成熟的梅子上,门外青波淹没了马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夏日暴雨来临前的景象和暴雨过后的宴会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火龙吐燄”、“黑云蟠墨”等,形象地展现了夏日雷雨的猛烈和壮观。暴雨过后的宴会描写则展现了人们的欢乐和宴会的热闹,通过对比暴雨的猛烈和宴会的温馨,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