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桥水轩集诸公诗

西山去城五十里,紫巘青逻见湖底。 一泓寒水半庭莎,赚得白云到城里。 茭叶浓浓遮雉朵,野客登堂如登舸。 稻花水渍御池香,槐风阵阵宫云凉。 一番热雨蹙波沸,穿檐扑屋生荷气。 乍时泼墨乍清澄,云容闪烁螭蛟戏。 帘波斜带水条烟,北窗雨后梦清圆。 兑将数斗薏仁酒,赁取山光不用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巘(yǎn):紫色的山峰。
  • 青逻:青色的山岭。
  • 一泓:一片深水。
  • :莎草,一种水生植物。
  • 雉朵:雉鸟的羽毛,此处形容茭叶的浓密。
  • :大船。
  • 水渍:水浸湿。
  • 宫云:宫中的云雾,形容云雾缭绕。
  • 蹙波:波涛汹涌。
  • 泼墨:形容雨势大,如同泼墨。
  • 清圆:清新圆润。
  • :交换。
  • 薏仁酒:用薏仁酿制的酒。

翻译

西山距离城市五十里,紫色的山峰和青色的山岭映入湖底。 半庭院的莎草中,一片深水吸引白云飘入城中。 茭叶浓密遮住了雉鸟的羽毛,野客登堂仿佛登上大船。 稻花被水浸湿,散发着御池的香气,槐树的风吹过,宫中的云雾带来阵阵凉意。 一阵热雨使波涛汹涌,穿透屋檐扑入屋内,带来荷花的气息。 雨势时而如泼墨般大,时而清澈,云雾闪烁,仿佛螭蛟在戏水。 帘波斜挂,水条烟雾缭绕,北窗雨后,梦境清新圆润。 用薏仁酒交换了几斗,借取山光,无需金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西山与城市之间的自然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美和雨后的清新气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紫巘青逻”、“一泓寒水”、“稻花水渍”等,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同时,诗人通过对雨后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袁宏道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受和深厚情感。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