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同江进之丘长孺黄平倩方子公家伯修小修集葡萄方丈以五月江深草阁寒为韵余得五字
下里诗人唤阳五,酒肠窄窄无一缕。
空拳往往博欢场,如以孤羊角群虎。
一蕉入口即槃姗,浪言欲作糟丘主。
天幸酒伯多知音,嵇阮贺李相推许。
酂留岂必解披坚,不饮何妨建旗鼓。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下里:指乡野,这里指诗人自谦地称自己为乡野之人。
- 阳五: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这里指诗人自比。
- 酒肠窄窄:形容酒量小。
- 无一缕:没有一丝,形容酒量极小。
- 空拳:比喻没有实际能力。
- 博欢场:在欢乐的场合中逞强。
- 孤羊角群虎:比喻力量悬殊,自不量力。
- 一蕉入口:形容饮酒之快。
- 槃姗:形容醉态。
- 浪言:轻率地说。
- 糟丘主:指酒徒,这里诗人自嘲。
- 酒伯:指酒中的知己。
- 嵇阮贺李:指嵇康、阮籍、贺知章、李白,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酒徒。
- 相推许:相互推崇。
- 酂留:指留连于酒。
- 披坚:指穿上坚固的铠甲,这里比喻戒酒。
- 不饮何妨:不喝酒又有什么关系。
- 建旗鼓:比喻振作精神,这里指不喝酒也能精神抖擞。
翻译
我是乡野中的诗人,自号阳五,酒量小得可怜,几乎不沾酒。在欢乐的场合中,我常常空有豪言壮语,就像一只孤羊挑战一群猛虎。一旦饮酒,便迅速醉倒,却还轻率地说想要成为酒中的主宰。幸好我有许多酒中的知己,像嵇康、阮籍、贺知章、李白这样的酒徒都相互推崇。留连于酒中何必非要戒酒,不喝酒又有什么关系,我依然可以精神抖擞。
赏析
这首作品是明代诗人袁宏道在夏日与友人集会时的自嘲之作。诗中,诗人以自谦的口吻描述了自己的酒量和在酒场中的表现,通过“孤羊角群虎”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自己的自不量力。后文提到“酒伯多知音”,表达了自己在酒友中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对酒文化的喜爱。整首诗语言幽默,意境轻松,展现了诗人豁达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
袁宏道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再至界围岩水帘遂宿岩下 》 —— [ 唐 ] 柳宗元
- 《 夏日周子符过访用杜工部严公仲夏枉驾草堂诗韵二首 》 —— [ 元 ] 陈镒
- 《 庚戌仲夏予赴召北上石川张子饯于江浒同舟至金山别去顷复寄予以诗草草依韵附谢二首 》 —— [ 明 ] 孙承恩
- 《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十七 》 —— [ 明 ] 黄淮
- 《 仲夏周约斋大参顾慧岩少参见访南屏山中薄晚雨霁掉舟西湖二首 其一 》 —— [ 明 ] 孙一元
- 《 壬戌五月与和叔同游齐安 》 —— [ 宋 ] 王安石
- 《 外弟李定少卿挽诗三首 》 —— [ 宋 ] 赵抃
- 《 山中夏日 》 —— [ 五代十国 ] 孟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