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亭已就游焉息焉开芜植援漫成二律

幽山祇合付幽人,宁淡相求自有真。 冬树得霜齐气色,秋英馀露转精神。 剪芜植荫非徒尔,选胜栖玄念宿因。 谁谓吾庐千叠外,未妨此地一为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qí):仅仅,只。
  • 幽人:隐士。
  • 宁淡:宁静淡泊。
  • 秋英:秋天的花朵。
  • 馀露:残留的露水。
  • 剪芜:修剪杂草。
  • 植荫:种植树木以提供阴凉。
  • 选胜:选择优美的环境。
  • 栖玄:隐居深思。
  • 宿因:前世的因缘。
  • 吾庐:我的住所。
  • 千叠:重重叠叠,形容距离远。

翻译

这幽静的山只适合隐士居住,宁静淡泊中自有真实的生活。冬天的树木在霜降后更显气色,秋天的花朵上残留的露水更显精神。修剪杂草种植树木并非徒劳,选择优美的环境隐居深思,思考着前世的因缘。谁说我的住所在千里之外,不妨将这里当作我的邻居。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幽静山居生活的向往和珍视。通过描绘冬树、秋英等自然景象,诗人展现了山居的宁静与生机。诗中“剪芜植荫”、“选胜栖玄”等句,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精心营造和对前世因缘的深思。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的深厚情感,即使住所遥远,也愿将此地视为亲近之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