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邑志成有不察而斋怒者乃得谤又以有所誉来也感而赋之四首
要终原始或余知,虽不周今于古师。
稽彼周官图志设,各因小史训言垂。
百年时事终须记,五岭文明尚拟吹。
但使维桑多气色,甘从微阐见瘢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修邑:指修撰地方志书。
- 斋怒:指因修志而引起的愤怒或不满。
- 谤:诽谤,指责。
- 誉:赞誉,称赞。
- 要终原始:探究事物的最终根源。
- 周:周全,完备。
- 稽:考察,查证。
- 周官:指《周礼》,古代的一部政治制度典籍。
- 图志:地图和地方志。
- 小史:古代官名,掌管文书。
- 训言:教诲之言,指古代的文献记载。
- 五岭:指中国南方的五座大山,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 维桑:指家乡。
- 气色:指地方的繁荣景象。
- 微阐:微小的阐释或揭示。
- 瘢疵:瑕疵,缺点。
翻译
探究事物的最终根源或许只有我了解,虽然不能完全符合现在的标准,但我愿意以古人为师。考察《周礼》中关于地图和地方志的设置,各自依据小史所记载的教诲之言。百年间的时事终究需要记录,南方五岭地区的文明仍然值得推崇。只要家乡展现出繁荣的景象,我甘愿从细微之处揭示其瑕疵。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修撰地方志书的态度和见解。作者认为,尽管自己的工作可能不完全符合当下的标准,但他愿意以古人为榜样,致力于记录和传承地方的历史和文化。诗中,“要终原始”和“虽不周今于古师”体现了作者对历史根源的重视和对古人智慧的尊重。同时,作者强调了记录时事和推崇地方文明的重要性,展现了其对家乡繁荣景象的期盼和对揭示真相的执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