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行乐府

五月四日,海氛又恶。田门未高,屈闾将落。今古萧条逐逝流,云风震荡奔遥壑。 一自神州澒洞来,腥尘十载遍人廓。鬼神含恨复含悽,天水相遭遂相虐。 每疑康回凭怒前,或是巨鳌戴山却。人言龙伯罢纶归,我畏鸱龟曳衔跃。 自朝及晡,其势愈搏。羲和倦驰,丰隆既蠖。吾不知蓱翳之胡从兮,时与飞廉而偕作。 吾但忧巢处之莫支兮,安知海潮之骤躩。狂波十丈自东腾,绿岛迷冥青岫瀹。 已闻盐户众为鱼,复道水军同化雀。五丝续命事如何,满月经营心不乐。 所畏群生似转蓬,岂向浮居同败箨。枕畔啾啾中夜声,眼中飒飒前秋魄。 前秋今夏何相络,海水天风那可度。吾又安能问水滨,海水自强人自弱。 何时蹄迹去中原,居人慎莫邻蛟鳄。吾亦因之谢海若,胡为实逼处此以与海若争此涯角水风之大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飓风:强烈的热带风暴,伴有狂风和暴雨。
  • 乐府: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多用于歌颂或叙述。
  • 田门:指田野的门,比喻大地。
  • 屈闾:指房屋的门,比喻家园。
  • 萧条:形容景象凄凉,经济不景气。
  • 澒洞:形容水势浩大,波涛汹涌。
  • 腥尘:血腥和尘土,比喻战争或灾难的景象。
  • :广阔的地方。
  • 康回:古代神话中的水神。
  • 巨鳌:传说中的大海龟,能背负山岳。
  • 龙伯:古代神话中的海神。
  • 鸱龟:传说中的怪兽,形似龟而有翅膀。
  • 羲和:古代神话中的日神,掌管太阳的运行。
  • 丰隆:古代神话中的雷神。
  • 蓱翳:古代神话中的风神。
  • 飞廉:古代神话中的风神。
  • 巢处:指人们居住的地方。
  • :形容快速跳跃。
  • :形容水波翻滚。
  • 盐户:指以制盐为生的人家。
  • 五丝:五彩丝线,古代用于祈福。
  • 续命:延长生命,这里指祈求平安。
  • 转蓬:随风转动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
  • 败箨:破败的竹笋壳,比喻衰败。
  • 啾啾:形容细小的声音。
  • 飒飒:形容风声。
  • :连续不断。
  • 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
  • 蛟鳄:传说中的水生猛兽。

翻译

五月四日,海上的风暴再次变得恶劣。田野的门还未高耸,家园的门即将落下。古今的萧条景象随着逝去的流水逐去,云和风在遥远的山谷中震荡。 自从那浩大的水势从神州涌来,血腥和尘土的景象已经遍布广阔的地方十年之久。鬼神都含着恨意和悲伤,天与水相遇便相互折磨。 常常怀疑是水神康回在愤怒之前,或者是巨鳌背负山岳退却。人们说海神龙伯已经停止了钓鱼归来,我害怕怪兽鸱龟在水面上跳跃。 从早晨到下午,风暴的势头越来越猛烈。日神羲和疲倦地驱驰,雷神丰隆已经蜷缩。我不知道风神蓱翳从何而来,时而与风神飞廉一同作乱。 我只是担忧人们居住的地方无法支撑,怎么知道海潮会如此迅速地跳跃。狂暴的波浪从东方腾起,绿色的岛屿迷失在翻滚的水波中。 已经听说许多制盐的人家变成了鱼,又听说水军也变成了鸟。五彩丝线祈求长寿的事情怎么办,满月下的经营让人心不乐。 所害怕的是众生像随风转动的蓬草,难道要像破败的竹笋壳一样衰败。枕边传来细小的声音,眼前是风声和秋天的气息。 前一个秋天的现在夏天又是如何连续,海水和天风怎能度量。我又怎能去问水边的人,海水自己强大而人自己弱小。 何时蹄迹能离开中原,居住的人要小心不要邻近蛟鳄。我也因此向海神海若致谢,为何要逼迫自己处在这里与海神争夺这水风的大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五月四日海上飓风的猛烈景象,通过丰富的神话元素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风暴的威力和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与恐惧。诗中运用了许多古代神话中的神祇和怪兽,如康回、巨鳌、龙伯、鸱龟等,增强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想象力。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如“狂波十丈自东腾”、“绿岛迷冥青岫瀹”,传达了风暴的破坏力和人们的无助感。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