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诸弟侄得斝字

出门无他事,青春有馀暇。 先生命我从,竹马随予驾。 童冠沂雩中,少长崇山下。 古人会心处,复为今人假。 是日惠风和,淑气交参差。 山卉不一名,皋兰可亲炙。 行行忽已疲,芳草犹堪藉。 双岩未易前,游人莫相讶。 循循学步趋,终抵烟霞架。 此身既临高,下视多惊怕。 低语问前山,云梯谁许借。 天路谅非遥,有志安能罢。 洗杯酌流泉,取味如佳蔗。 攀林动飞鸟,每畏松光泻。 薄暮共回裾,举手向山谢。 人多恋馀春,我云未卜夜。 幸从春山游,始识春云化。 何必满三杯,自当浮一斝。 携得山花归,敛意从书舍。 会当时努力,不使春即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斝(jiǎ):古代盛酒的器具,三足,有把手。
  • 童冠:指青少年。
  • 沂雩(yí yú):古代地名,今山东省临沂市一带。
  • 皋兰:一种香草。
  • 亲炙:亲自接触。
  • 芳草:香草。
  • 藉(jiè):垫。
  • 双岩:两座山峰。
  • 循循:有步骤地。
  • 烟霞架:指高耸入云的山峰。
  • 云梯:比喻高耸的梯子或山路。
  • 佳蔗:甘蔗。
  • 松光:松树的光影。
  • 回裾(jū):整理衣襟。
  • 敛意:收敛心神。
  • 春即夏:春天即将过去,夏天即将到来。

翻译

出门没有其他事情,青春时光有余暇。老师让我跟随,竹马伴随我驾车。青少年们在沂雩之地,年少的长者在崇山之下。古人会心的地方,又为今人所借用。这天惠风和畅,淑气交织。山中的花草不止一种,皋兰可以亲自接触。行走间忽然感到疲倦,芳草还可以垫坐。两座山峰不易攀登,游人不要惊讶。有步骤地学习行走,最终抵达高耸入云的山峰。此身既然已经登高,向下看多有惊怕。低声问前山的云梯,谁能借我一用。天路似乎并不遥远,有志者怎能放弃。洗杯酌取流泉,取味如同甘蔗。攀林惊动飞鸟,每畏松树光影泻落。傍晚共同整理衣襟,举手向山致谢。人们多恋恋不舍这余春,我说还未卜知夜晚。幸而从春山游玩,始识春云的变化。何必满饮三杯,自然应当浮一斝。携带着山花归来,收敛心神回到书舍。会当时努力,不让春天立即变成夏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出游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与青春的活力。诗中,“出门无他事,青春有馀暇”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时光的珍惜。随后的描写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与人物活动的结合,如“童冠沂雩中,少长崇山下”等句,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结尾处,“幸从春山游,始识春云化”等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悟,以及对青春时光的留恋与珍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青春的热爱。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