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疏

削奏累累字曰书,中官移椟入公车。 能添九鼎江瑶柱,犹愧三言海大鱼。 时誉漫誇通国体,壮游因得觐宸居。 天戈蚤遣平卢愧,泽畔羊裘恣所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削奏:删改奏章。
  • 累累:连续不断。
  • 中官:宫中的官员,通常指宦官。
  • 移椟:转移文件或文书。
  • 公车:古代官署名,负责接待上书言事的士人。
  • 九鼎:古代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比喻重要的地位或权力。
  • 江瑶柱:江中的珍贵物品,比喻重要的贡献或才能。
  • 三言海大鱼:比喻言辞虽少但意义深远。
  • 通国体:通晓国家的体制和法律。
  • 觐宸居:朝见皇帝。
  • 天戈:天子的军队。
  • 平卢:古代地名,此处可能指平定卢龙(地名)的战役。
  • 泽畔羊裘:在泽边穿着羊皮袄,形容隐居生活。
  • 恣所如:随心所欲。

翻译

我不断地删改奏章,字字都是书写的痕迹, 宫中的官员将这些文书转移到公车署。 我的贡献虽如江中的珍贵瑶柱,却仍感言辞简短,意义深远, 虽然被夸赞通晓国体,但我的壮游只是为了朝见皇帝。 希望天子的军队早日平定卢龙, 我则愿在泽畔穿着羊皮袄,随心所欲地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政治生涯的反思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削奏累累”和“中官移椟”描绘了作者在官场中的辛勤与无奈,而“九鼎江瑶柱”与“三言海大鱼”则巧妙地对比了作者的自我评价与外界的赞誉。后两句则展现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一方面希望国家安定,另一方面则渴望个人的自由与隐逸。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微妙的心态。

陈邦彦

陈邦彦

明广东顺德人,字令斌。为诸生,意气豪迈。福王时,诣阙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聿键读而伟之。既即位,授监纪推官。未任,举于乡。以苏观生荐,改职方主事,监广西狼兵,授赣州。至岭,闻隆武帝败,乃止。西行谒桂王,擢兵科给事中。旋闻桂王兵败,避居山中。清兵破广州,观生死。邦彦乃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与诸生朱学熙据城固守。城破被执,不食五日,被害。永历谥忠悯,赠兵部尚书。 ► 2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