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巢友咏木绵花

百仞扶疏欲蔽牛,繁英簇簇炤炎州。 越裳译去珊瑚在,朝汉台荒宝炬留。 晓日趣装红叱拨,春风酣宴锦缠头。 仙人近识南中好,不住琼楼住绛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仞:极高的样子。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为八尺。
  • 扶疏:枝叶茂盛分披的样子。
  • 蔽牛:遮蔽牛只,形容树大。
  • 繁英:繁盛的花朵。
  • 簇簇:聚集的样子。
  • :同“照”,照耀。
  • 炎州:指南方炎热之地。
  • 越裳:古代南方国名,这里泛指南方的国家。
  • :翻译。
  • 珊瑚:一种海洋生物,这里可能指珊瑚树。
  • 朝汉台:古代建筑,这里可能指古迹。
  • 宝炬:华丽的灯火。
  • 趣装:迅速整理行装。
  • 红叱拨:红色的骏马。
  • 酣宴:尽情畅饮的宴会。
  • 锦缠头:用锦缎缠头,古代一种装饰。
  • 仙人:神话中的仙人。
  • 南中:南方地区。
  • 琼楼:华美的楼阁,常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 绛楼:红色的楼阁。

翻译

高耸入云的木绵花树,枝叶茂盛得足以遮蔽牛只,繁花似锦,照亮了炎热的南方。 越裳国的使者离去后,留下的珊瑚树依旧,朝汉台虽已荒废,但宝炬的光辉依旧留存。 清晨,人们急忙整理行装,骑着红骏马出发,春风中,宴会上的锦缎缠头尽显奢华。 仙人近来认识到南方的美好,不再居住在琼楼玉宇,而是选择了红色的楼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南方木绵花的盛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南方的繁华与美丽。诗中“百仞扶疏欲蔽牛”形容了木绵花树的高大与茂盛,“繁英簇簇炤炎州”则进一步以繁花似锦的景象,照亮了整个炎热的南方。后联通过越裳、朝汉台等历史典故,增添了诗的文化底蕴。结尾处仙人选择居住在绛楼,而非琼楼,巧妙地表达了南方之美的独特魅力。

陈邦彦

陈邦彦

明广东顺德人,字令斌。为诸生,意气豪迈。福王时,诣阙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聿键读而伟之。既即位,授监纪推官。未任,举于乡。以苏观生荐,改职方主事,监广西狼兵,授赣州。至岭,闻隆武帝败,乃止。西行谒桂王,擢兵科给事中。旋闻桂王兵败,避居山中。清兵破广州,观生死。邦彦乃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与诸生朱学熙据城固守。城破被执,不食五日,被害。永历谥忠悯,赠兵部尚书。 ► 2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