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丁亥:这里指的是某年的干支纪年,具体年份需要根据历史背景确定。
-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 岭右:指岭南地区,即现在的广东、广西一带。
- 杜工部:指杜甫,因其曾任工部员外郎,故称。
- 秦州杂咏:杜甫的一组诗,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
- 怅然感怀:因感慨而心情郁闷。
- 次其韵:按照杜甫诗的韵脚作诗。
- 湛湛:形容水清澈深邃。
- 苍梧水:指苍梧江,即今广西的漓江。
- 朝宗:朝拜祖宗,这里比喻江水向东流,如同朝拜。
- 輶轩:古代使者所乘的轻便车辆。
- 亲被命:亲自接受命令。
- 影国:指边远的小国,这里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偏远地区。
- 东西迕:东西方向相反,这里指使者的使命方向相反。
- 高牙:高大的牙齿,这里比喻高大的山峰。
- 取次开:依次展开。
- 鲁连策:指鲁仲连的计策,鲁仲连是战国时期的著名策士。
- 子山哀:指杜甫的哀思,杜甫字子美,这里以“子山”代指杜甫。
翻译
在丁亥年的仲春,我从岭南归来,暂时停留在故乡。读了杜甫的《秦州杂咏》,心中不禁感到郁闷和感慨,于是按照杜甫诗的韵脚写下了这首诗。
清澈深邃的苍梧江水,向东流去又回转。使者乘坐轻便的车辆,亲自接受了命令,来到这偏远的小国,是为了谁呢?使者的使命方向相反,高大的山峰依次展开。我深感惭愧,没有鲁仲连那样的计策,只能空自哀叹,像杜甫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归乡途中,读了杜甫的诗后有感而发。诗中通过描绘苍梧江水的流动,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作者自比杜甫,表达了自己虽有志于国家大事,却无力回天的无奈和悲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深沉的情感。

陈邦彦
明广东顺德人,字令斌。为诸生,意气豪迈。福王时,诣阙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聿键读而伟之。既即位,授监纪推官。未任,举于乡。以苏观生荐,改职方主事,监广西狼兵,授赣州。至岭,闻隆武帝败,乃止。西行谒桂王,擢兵科给事中。旋闻桂王兵败,避居山中。清兵破广州,观生死。邦彦乃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与诸生朱学熙据城固守。城破被执,不食五日,被害。永历谥忠悯,赠兵部尚书。
► 295篇诗文
陈邦彦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牛相公留守见示城外新墅有溪竹秋月亲情多往宿游恨不得去因成四韵兼简洛中亲故之什兼命同作 》 —— [ 唐 ] 刘禹锡
- 《 二月 》 —— [ 明 ] 王世贞
- 《 仲春同区几蘧大参梁公量彭一韩家篆云兄集帆园得峰字 》 —— [ 明 ] 陈迪纯
- 《 二月真适园梅花盛开四首 其二 》 —— [ 明 ] 王鏊
- 《 春中与卢四周谅 》 —— [ 唐 ] 白居易
- 《 仲春日承欧才伯仰德仲瞻过饮李英垆头得人字 》 —— [ 明 ] 李英
- 《 二月道中效赵章泉体四首 》 —— [ 宋 ] 包恢
- 《 丙辰仲春升儿释褐寄题志喜 》 —— [ 明 ] 李鹏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