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二十八迅雷雨雹自朝及午歌以纪之

龙战于野血玄黄,孟冬之月本无阳。 老阴窃位恣翱翔,纷纷雨雹挟风狂。 天在山中迷四方,山下有雷似触羊。 虩虩终朝孰可当,震惊百里匕为丧。 我闻二日冰始藏,凌阴不固阴跳梁。 我闻正月忧繁霜,民之讹言亦孔将。 古往今来变复常,眇视跛履曷能长。 未闻宇宙一痍疮,举目山河尽茫茫。 长矢射天天血囊,利矛斫地地无房。 川移岳徙罢堤防,乾赢坤馁避锋铓。 谁为君子独乘刚,苏苏索索自低昂。 舒心卷意俟春王,风雷相益雨如浆。 手挈玄冥割大荒,四海重瞻日月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孟冬:农历十月。
  • 玄黄:黑色和黄色,这里指血的颜色。
  • 老阴:指阴气极盛。
  • 虩虩(xì xì):形容雷声。
  • 匕为丧:匕,古代的一种器具,这里指因雷声而惊恐失措。
  • 凌阴:指冰冻。
  • 跳梁:跳跃,这里形容阴气活跃。
  • 讹言:谣言。
  • 孔将:很严重。
  • 痍疮:创伤。
  • 乾赢坤馁:乾指天,坤指地,赢指充实,馁指空虚,这里形容天地间的失衡。
  • 苏苏索索:形容声音。
  • 春王:指春天。
  • 玄冥:指冬季的神。
  • 大荒:指边远荒凉之地。

翻译

在农历十月的二十八日,天空突然出现了迅雷和冰雹,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中午。我用诗歌来记录这一现象。

龙在野外战斗,血色玄黄,十月的天空本应无阳。但老阴气盛,肆意翱翔,带来了狂风和冰雹。天空在山中显得迷茫,山下的雷声像羊触电一样。雷声持续了一整个早晨,谁能承受这样的惊吓?百里之内的人都因雷声而惊恐失措。

我听说两天后冰才开始藏匿,冰冻不牢固,阴气活跃。我听说正月里人们担忧繁霜,谣言也很严重。古往今来,这种变化反复无常,我们如何能长久地眇视和跛行?宇宙中未曾听说有这样的创伤,放眼望去,山河一片茫茫。

长箭射向天空,天空像血囊一样,利矛砍向地面,地面却没有房舍。河流移动,山岳迁徙,堤防已无用,天地间的充实与空虚失衡,躲避锋芒。谁是君子,独自承受刚强,声音低沉而颤抖,自己也在起伏不定。

舒展心意,期待春天的到来,风雷相助,雨水如浆。手持玄冥之剑,割开边远荒凉之地,四海再次看到日月之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农历十月二十八日突发的自然现象——迅雷和冰雹,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宇宙变化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如“龙战于野血玄黄”、“天在山中迷四方”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社会现实的隐忧和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广阔的视野。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