闱中第三场有鹤集鸣明远楼当事索言纪瑞

天中明远楼,楼上鹤鸣秋。 何日遵鸿渚,先时引鹿呦。 在阴縻爵见,闻野向皋浮。 云路从朝翼,嵩河特近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闱中:科举考试的考场。
  • 第三场:科举考试分为三场,第三场通常是最后一场。
  • 鹤集:鹤群聚集。
  • 鸣明远楼:楼名,可能指考场内的一个高处。
  • 当事:指当时的主考官或相关官员。
  • 索言:请求写诗或文章。
  • 纪瑞:记录吉祥的征兆。
  • 天中:天空的中央,这里可能指楼的高处。
  • 遵鸿渚:遵循大雁的飞行路线。
  • 引鹿呦:引导鹿的叫声,呦(yōu),鹿的叫声。
  • 在阴縻爵见:在阴暗处看到被束缚的爵(古代酒器),縻(mí),束缚。
  • 闻野向皋浮:听到野外的声音,向着水边浮动。
  • 云路从朝翼:云中的道路随着早晨的翅膀(指鸟)。
  • 嵩河特近游:嵩山附近的河流特别适合游玩。

翻译

在科举考试的第三场,有鹤群聚集在名为鸣明远的高楼上,当时的主考官请求我为此写诗以记录这吉祥的征兆。

天空中央的明远楼,楼上鹤鸣声声秋。 不知何时能遵循大雁的飞行路线,先引导鹿的叫声。 在阴暗处看到被束缚的爵,听到野外的声音,向着水边浮动。 云中的道路随着早晨的翅膀,嵩山附近的河流特别适合游玩。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考场中鹤群聚集的景象,寓意着吉祥和成功的预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鹤、雁、鹿等,以及楼、云路、河流等人文景观,构建了一幅既神秘又充满希望的画面。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科举考试的期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