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堂招提观影戏精致妙解前此未有汪师中龙君超皆有作

筵前百戏总逡巡,角底鱼龙且让新。 逆往顺来吴道子,乍非忽是李夫人。 宫城隐约琉璃国,冠带飘飖魍魉身。 水沬乾坤成坏等,空中风籥火中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筵前:宴席前。
  • 百戏:古代各种表演艺术的总称,包括杂技、魔术、舞蹈等。
  • 逡巡:徘徊不前,犹豫不决。
  • 角底:角落,此处指舞台的角落。
  • 鱼龙:古代的一种杂技表演,模仿鱼和龙的形态。
  • 逆往顺来:形容变化多端,难以预测。
  •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此处指其画作中的人物动作。
  • 乍非忽是:形容变化迅速,难以捉摸。
  • 李夫人:指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此处可能指其形象在影戏中的变化。
  • 琉璃国:形容光彩夺目的地方。
  • 冠带:帽子和腰带,此处指影戏中人物的服饰。
  • 飘飖:飘动,摇曳。
  • 魍魉:传说中的山林妖怪,此处形容影戏中人物的神秘和诡异。
  • 水沬:水泡,比喻短暂和虚幻。
  • 乾坤:天地,宇宙。
  • 成坏:形成和毁灭。
  • 空中风籥:形容声音在空中传播,籥(yuè),古代的一种管乐器。
  • 火中轮:形容火焰中的光影变化。

翻译

宴席前的各种表演艺术徘徊不前,角落里的鱼龙表演也要让位于新颖的影戏。 影戏中的人物动作变化多端,难以预测,就像吴道子的画作一样;形象迅速变化,难以捉摸,就像李夫人的形象一样。 影戏中的场景光彩夺目,如同隐约可见的琉璃国;人物的服饰飘动摇曳,如同山林中的妖怪。 整个影戏就像短暂的水泡,宇宙的形成和毁灭都在其中;声音在空中传播,火焰中的光影变化,构成了这场奇妙的表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宴席前影戏表演的盛况,通过对比传统百戏和新兴影戏,突出了影戏的独特魅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逆往顺来”、“乍非忽是”等,形象地展现了影戏中人物动作和形象的变幻莫测。同时,通过对“琉璃国”、“魍魉身”等神秘诡异场景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影戏的神秘感和吸引力。整首诗充满了对影戏艺术的赞美和惊叹,展现了明代文化娱乐生活的丰富多彩。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