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梁少仲巢居

古木苍藤此结庐,白云长护小窗虚。 花源暗绕城阴入,瓜地遍宜雨后锄。 饮犊翻嫌洗耳后,盟鸥应对息机馀。 何时一接巢居子,徙倚松窗读道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结庐:建造简陋的房屋。
  • 花源:指隐居之地,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 暗绕:悄悄地环绕。
  • 城阴:城墙的北面,因为北面通常较阴凉。
  • 瓜地:种植瓜果的田地。
  • 雨后锄:雨后适宜耕作。
  • 饮犊:给牛犊喝水,这里指隐居生活的简朴。
  • 洗耳:比喻清除杂念,专心致志。
  • 盟鸥:与海鸥结盟,比喻与自然和谐相处。
  • 息机:停止世俗的纷扰,指隐居生活。
  • 巢居子:指隐居的人。
  • 徙倚:徘徊,停留。
  • 松窗:松树旁的窗户,指隐居的居所。
  • 道书:指道教的书籍,这里泛指修身养性的书籍。

翻译

在这古木苍藤之间,我建造了一间简陋的房屋,白云似乎总是守护着那扇小窗,让它显得空灵而幽静。隐居之地被花丛悄悄环绕,城墙的北面显得格外阴凉,瓜田在雨后最适合耕作。我给牛犊喂水,却嫌它洗耳后的声音太过吵闹,与海鸥结盟,应对着停止世俗纷扰后的宁静。不知何时能与隐居的朋友们相聚,一起在松树旁的窗户下徘徊,专心阅读修身养性的书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隐居生活的静谧画面,通过“古木苍藤”、“白云长护”等自然景象,展现了隐居环境的清幽与宁静。诗中“花源暗绕”、“瓜地遍宜”等句,进一步以田园风光来象征隐居生活的自给自足和与世无争。结尾处表达了对与志同道合者共读道书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简朴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