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感怀四十首

侍从违明主,江湖作远臣。 心常依日月,年渐老风尘。 赋在休询鵩,文成或感麟。 白头吟更苦,垂涕望枫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离开。
  • 明主:贤明的君主。
  • 江湖:指远离朝廷的地方。
  • 远臣:远离朝廷的臣子。
  • 依日月:比喻忠诚于君主。
  • 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 :古代的一种文体。
  • 休询鵩:不必询问鵩鸟(古代传说中的不祥之鸟),意指不必担忧不祥之事。
  • 感麟:感动于麒麟的出现,麒麟是吉祥的象征。
  • 白头吟:指年老时吟咏的诗。
  • 垂涕:流泪。
  • 枫宸:指朝廷。

翻译

离开了贤明的君主,我在江湖中成为了远离朝廷的臣子。 我的心中始终忠诚于君主,但随着年岁的增长,我逐渐老去,面对世俗的纷扰。 我写的赋文不必担忧不祥之事,我的文章中或许会感动于吉祥的象征。 年老时吟咏的诗更加苦涩,我流着泪,深情地望着朝廷的方向。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与对远离朝廷生活的感慨。诗中,“侍从违明主,江湖作远臣”描绘了诗人离开朝廷的无奈,而“心常依日月,年渐老风尘”则抒发了诗人对君主的忠诚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两句“白头吟更苦,垂涕望枫宸”更是深情地表达了对朝廷的思念与不舍,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