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感怀四十首

书剑身将老,纵横学未成。 年随秋叶暮,心与夏葵倾。 社稷烦三顾,朝廷用五更。 异时论出处,天远重含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纵横:这里指广泛涉猎各种学问。
  • 夏葵:向日葵,比喻心志坚定,始终向着光明。
  • 社稷:国家的代称。
  • 三顾: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这里比喻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
  • 五更:古代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这里指深夜不眠,勤奋工作。
  • 出处:指出仕与隐退的选择。

翻译

我带着书和剑,身体即将老去,广泛涉猎的学问还未完成。 岁月随着秋叶的凋零而逝去,我的心志却如夏日的向日葵,始终向着光明。 国家的命运让我深感责任重大,我愿意像古人那样,深夜不眠,为国家尽心尽力。 将来在讨论是出仕还是隐退时,我将怀着深情,远望天际,深思熟虑。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国家的忠诚。诗中,“书剑身将老”一句,既显示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也透露出岁月的无情。而“心与夏葵倾”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坚定的志向。后两句通过对“社稷”和“五更”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切关怀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选择和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