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感怀四十首

乱端不可匿,愁绪更难寻。 边计无朝夕,河流变古今。 群公徒仰瓦,谋士但沾襟。 切恐呼庚癸,谁能救陆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乱端:混乱的源头。
  • 边计:边境的策略或计划。
  • 朝夕:早晚,比喻时间短暂。
  • 河流: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 古今:古代和现代。
  • 群公:指众多官员。
  • 仰瓦:仰望屋顶的瓦片,比喻无所作为。
  • 谋士:出谋划策的人。
  • 沾襟:泪水沾湿衣襟,表示悲伤。
  • 呼庚癸:古代兵法中的暗语,意指紧急求援。
  • 陆沉:比喻国土沦陷。

翻译

混乱的源头难以隐藏,忧愁的情绪更加难以寻觅。 边境的策略没有长远的规划,时间的流逝改变了一切。 众多的官员只是仰望屋顶的瓦片,无所作为, 出谋划策的人也只能泪湿衣襟,感到无助。 我深怕紧急求援的声音, 谁能拯救这片即将沦陷的国土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切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诗中,“乱端不可匿”直接指出了社会的混乱状态,而“边计无朝夕”则揭示了国家在边境策略上的短视和无力。通过对比“群公徒仰瓦”和“谋士但沾襟”,诗人批判了官员的无能和谋士的无奈。最后,“切恐呼庚癸,谁能救陆沉”则强烈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无力感,体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