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道士松亭即事

偶尔涉玄境,鸾鹤纷相迎。 松构一亭翠,霓缝几片轻。 问予何事至,聊学步虚行。 剔藓读金版,披花聆玉笙。 一童守药鼎,一童抄丹经。 灵液春杯泛,仙床卧簟清。 搴霞捲玉袖,浥露摘璚英。 即事契真想,杳然非世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涉玄境:进入神秘的境界。
  • 鸾鹤:神话中的神鸟,鸾和鹤,常用来象征吉祥。
  • 霓缝:彩虹的缝隙,形容色彩斑斓。
  • 步虚行:指道士的轻飘飘的行走方式,如同在空中行走。
  • 剔藓:清除苔藓。
  • 金版:指珍贵的书籍或文献。
  • 披花:指欣赏花朵。
  • 玉笙: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美妙的音乐。
  • 药鼎:炼丹用的鼎。
  • 丹经:关于炼丹的书籍。
  • 灵液:指炼丹时产生的神秘液体。
  • 仙床:神仙睡觉的床。
  • 搴霞:摘取霞光,形容动作轻盈。
  • 浥露:沾湿露水。
  • 璚英:美玉般的花朵。
  • 契真想:契合真实的想象。
  • 杳然:深远的样子。

翻译

偶尔进入这神秘的境界,神话中的鸾鹤纷纷前来迎接。松树构成了一座亭子,翠绿欲滴,彩虹的缝隙中透出几片轻盈的色彩。问我为何来到这里,我不过是学着道士轻飘飘的行走。清除苔藓,阅读珍贵的书籍,欣赏花朵,聆听美妙的音乐。一个小童守着炼丹的鼎,另一个小童抄写着炼丹的经书。春天里,神秘的液体在杯中泛起,神仙的床上铺着清凉的席子。我轻盈地摘取霞光,沾湿露水,摘下美玉般的花朵。这样的场景让我与真实的想象契合,深远的感受非世俗所能理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超脱的仙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道家仙境的向往和体验。诗中“鸾鹤纷相迎”、“松构一亭翠”等句,以神话和自然元素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现实的渴望。后文通过“剔藓读金版”、“披花聆玉笙”等细致的描写,进一步以道家的修行生活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之外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