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焉支山外黑云连,翡翠楼中明月悬。 未听胡笳先下泪,行人无事莫临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焉支山:位于今甘肃省境内,古代边塞之地。
  • 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于笛子,常用于表达边塞的哀愁。

翻译

焉支山外,黑云连绵不断, 翡翠般的楼阁中,明月高悬。 还未听到胡笳的哀怨之音,就已经泪流满面, 行人啊,若无事,请不要轻易靠近边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塞的孤寂与凄凉,通过“黑云连”和“明月悬”的对比,展现了边疆的荒凉与内地的宁静。诗中的“未听胡笳先下泪”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行人无事莫临边”则是对后人的忠告,体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