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望望瑶台

桂树生兮山南,沐玄云兮荫芳潭。擢修茎兮幽霭,布芳叶兮夕岚。 发华滋兮秋风,翔群羽兮鹓鸿。既拔萃兮高岭,复灌生兮玄冬。 扬芬兮素节,含贞兮嘉月。有美人兮伤离,揽岩桂兮为期。 信怀芳兮自保,又久要兮申之。去不来兮来不采,芳寂寂兮欲谁待。 嘉树茂兮岩间,桂父淹留兮往还。登楼兮长咏,望八桂兮杳难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uó):拔,抽出。
  • 玄云:黑云,比喻深奥的道理或高深的境界。
  • 芳潭:芬芳的水潭。
  • 夕岚:傍晚的山间雾气。
  • 华滋:花朵茂盛。
  • 鹓鸿 (yuān hóng):凤凰和鸿雁,比喻高贵的鸟类。
  • 拔萃:出众,超越一般。
  • 玄冬:深冬,严冬。
  • 素节:清白的节操。
  • 嘉月:美好的月份。
  • 久要:长久的约定。
  • 桂父:传说中的仙人,以桂为食。

翻译

桂树生长在山的南面,沐浴在深邃的云雾中,遮蔽着芬芳的水潭。它拔地而起,生长在幽深的雾气中,散发着芳香的叶子在傍晚的雾气中摇曳。

秋风吹过,花朵茂盛,凤凰和鸿雁等高贵的鸟类在此翱翔。它不仅在高山之巅独树一帜,也在深冬时节生机勃勃。

在清白的节操中散发芬芳,在美好的月份中保持坚贞。有位美人因离别而伤感,与岩上的桂树约定了相会的时间。

她坚信自己的芬芳是自我保护的,又重申了长久的约定。离去不再来,来时不采摘,芬芳寂寞,不知等待谁。

美好的树木茂盛地生长在岩间,桂父在此留连往返。登上楼阁长声吟咏,远望八桂之地,感觉遥不可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桂树在山南的幽美生长环境,以及它在不同季节中的风采。通过桂树的坚韧与芬芳,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对离别之情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神话元素,如“玄云”、“芳潭”、“鹓鸿”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结尾处的“桂父”和“八桂”则增添了一丝神秘和遥远的感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感受到桂树的非凡与诗人的深情。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