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之回

三时方耀武,万乘以戎行。 雪花随玉辇,云叶捲龙旌。 大狩长榆塞,劳军细柳营。 莫拟瑶池宴,终留八骏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时:指春夏秋三个季节,这里泛指一年四季。
  • 耀武:炫耀武力。
  • 万乘:指皇帝,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万乘即万辆车,形容皇帝的威严和权力。
  • 戎行:军队行进。
  • 玉辇:皇帝乘坐的车。
  • 龙旌:皇帝的旗帜。
  • 大狩:大规模的狩猎,这里指皇帝的军事行动。
  • 长榆塞:地名,指边塞地区。
  • 细柳营:地名,也是指边塞地区。
  • 瑶池宴:神话中西王母在瑶池举行的宴会,这里比喻皇帝的宴会。
  • 八骏:传说中周穆王的八匹骏马,这里比喻皇帝的骏马。

翻译

一年四季都在炫耀武力,皇帝率领着庞大的军队。 雪花伴随着皇帝的车驾,云朵般的叶子卷起了皇帝的旗帜。 在边塞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狩猎,慰问驻扎在细柳营的军队。 不要只是想象瑶池中的宴会,最终还是要留下八骏的名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皇帝四季炫耀武力,亲率大军出征的壮观场面。诗中“雪花随玉辇,云叶捲龙旌”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皇帝出征时的威严与气势。后两句则通过对比瑶池宴与八骏名,表达了皇帝不应只沉溺于享乐,而应留下英勇的战功和名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边塞诗的特色。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