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宪府李公增修星岩之胜遥有此寄

石室从来洞壑幽,近传胜事足风流。 小儿缓舞铜踶曲,游女明妆罨画舟。 奕奕朱扉窥水榭,隆隆丹障隐山楼。 南岩北寺寻俱遍,驷马高车何处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室:指星岩中的洞穴。
  • 洞壑:深邃的山洞。
  • 铜踶曲:古代的一种舞蹈。
  • 罨画舟:装饰华丽的船只。
  • 奕奕:光彩照人的样子。
  • 朱扉:红色的门。
  • 水榭:建在水边的亭台。
  • 丹障:红色的屏风或帷幕。
  • 山楼:山中的楼阁。
  • 驷马高车:四匹马拉的高大马车,常用来形容显贵或盛大的场面。

翻译

星岩的石室历来深邃幽静,近来传闻这里的胜景更加风流。孩子们缓缓舞动着铜踶曲,游女们穿着明艳的妆扮在华丽的船上。光彩照人的红色门扉在水榭旁闪现,红色的屏风隐约遮掩着山中的楼阁。南岩北寺的美景都已寻遍,四匹马拉的高大马车又将停留在何处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星岩的幽静美景和人们的欢乐活动。通过“石室”、“洞壑”等词语,传达出星岩的神秘与幽深;而“铜踶曲”、“罨画舟”则生动地展现了人们的娱乐场景。诗中“奕奕朱扉”、“隆隆丹障”等句,以色彩和光影的变化,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结尾的“驷马高车何处留”则带有一丝寻觅与留恋之情,使全诗意境更加深远。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