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钓台作

黄鹄游太清,燕雀守丘樊。 伟哉严子陵,不屈万乘尊。 为士固有志,何心恋华轩。 还钓坐磐石,返耕入松门。 洗耳颍川水,抗迹首阳原。 身隐名愈高,人去台空存。 茂林息归鸟,峭壁奔断猿。 石激水流响,山晚林木芬。 垂竿千丈碧,使我清心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鹄(h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鸟,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 太清:天空的最高处,比喻极高的境界。
  • 燕雀:小鸟,比喻平凡的人。
  • 丘樊:小山丘,比喻平凡的环境。
  • 严子陵:即严光,东汉时期的隐士,以不屈于权贵而著名。
  • 万乘:古代指帝王,这里指权势极大的人。
  • 华轩:华丽的车辆,比喻富贵。
  • 磐石:大石头,比喻坚固不动。
  • 松门:松树丛生的门,比喻隐居之地。
  • 洗耳:比喻清除杂念,专心致志。
  • 颍川水:颍河的水,颍河是河南省的一条河流。
  • 抗迹:坚持自己的行为,不随波逐流。
  • 首阳原:首阳山,古代隐士伯夷、叔齐隐居的地方。
  • 茂林:茂密的树林。
  • 峭壁:陡峭的岩壁。
  • 断猿:断肠的猿猴,形容悲哀。
  • 石激:石头激起的水花。
  • 清心魂:使心灵清净。

翻译

黄鹄在广阔的天空中翱翔,而燕雀则守着它们的小山丘。伟大的是严子陵,他不屈服于权势极大的帝王。作为一个士人,自然有自己的志向,何必留恋富贵的生活。他坐在大石头上垂钓,回到松树丛生的隐居之地耕作。他清洗耳朵,专心于颍河的水,坚持自己的行为,不随波逐流,像伯夷、叔齐一样隐居在首阳山。他的身体虽然隐居,但名声却越来越高,人们虽然离去,但他的钓台依然存在。茂密的树林中,归鸟栖息,陡峭的岩壁上,悲哀的猿猴奔走。石头激起的水花发出响声,山晚时分,林木散发出芬芳。在碧绿的水中垂钓,使我感到心灵清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黄鹄与燕雀、严子陵与权贵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志向和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严子陵的形象被塑造为不屈于权势、坚持自己志向的典范,他的隐居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存,体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渴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茂林、峭壁、水声和林木的芬芳,诗人进一步强化了隐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