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十月朔旦:农历十月初一。
- 县学:古代县级官办学校。
- 乡饮酒礼:古代一种礼仪,用于庆祝丰收或节日。
- 区元晋:明代诗人。
- 孤松:单独生长的松树。
- 穿云仙骑:比喻仙人骑着云彩。
- 长官:指地方官员。
- 礼数:礼仪的程序和细节。
- 敦典:严格遵守典章制度。
- 野老:乡野老人。
- 厚颜:感到羞愧。
- 桂斝(jiǎ):古代盛酒的器具。
- 湛露:浓重的露水。
- 奎堂:指文昌星所在的宫殿,比喻学府。
- 晴焰:晴朗天空中的光芒。
- 南山:指终南山,常用来象征长寿或高洁。
- 圣朝:对当时朝廷的美称。
- 教化:教育和感化。
- 渔樵:渔夫和樵夫,泛指普通百姓。
- 水石间:指自然山水之间。
翻译
在农历十月初一,县学的各位先生一同来到小洞,举行乡饮酒礼。我笑着抚摸着孤松,享受着白日的宁静,忽然看到仙人骑着云彩穿越云层降临。地方官员严格遵守礼仪,而我这个乡野老人却感到羞愧。桂斝中飘散着香风,浓重的露水洒落,学府中晴朗的天空闪耀着光芒,如同南山一般。圣明的朝廷教育和感化无处不在,甚至也到达了渔夫和樵夫所在的自然山水之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区元晋在十月朔旦参加县学举办的乡饮酒礼的场景。诗中通过“孤松”、“穿云仙骑”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仙境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地方官员遵守礼仪的赞赏,以及对自己作为乡野老人的自谦。结尾处提到“圣朝教化无遗地”,强调了朝廷教化的普及和深远影响,体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肯定和对文化教育的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
区元晋的其他作品
- 《 和表兄曾大尹写怀 》 —— [ 明 ] 区元晋
- 《 诗酒琴棋客五首和年兄雍都堂 》 —— [ 明 ] 区元晋
- 《 和答陈总戎远惠诗轴 》 —— [ 明 ] 区元晋
- 《 元日用韵 》 —— [ 明 ] 区元晋
- 《 溪居漫述十咏和施处士 》 —— [ 明 ] 区元晋
- 《 官舍和百竹叔赠行诗韵 》 —— [ 明 ] 区元晋
- 《 溪居漫述十咏和施处士 》 —— [ 明 ] 区元晋
- 《 题赵东台写钟潭泉手卷画 》 —— [ 明 ] 区元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