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调心:调整心态,修养心性。
- 对境忘:在面对外界环境时能够忘却自我,达到心境平和。
- 烟尘:指尘世的纷扰和繁华。
- 觉路:觉悟之路,指修行成佛的道路。
- 冠尽:指所有的帽子,比喻各种身份的人。
- 津梁:渡口和桥梁,比喻引导人们走向正途的途径。
- 三车:佛教术语,指羊车、鹿车、牛车,比喻小乘、中乘、大乘三种修行方法。
- 百戏坊:表演各种杂技和戏剧的地方。
- 空寂意:佛教中的空寂境界,指超越世俗的清净心境。
- 冶游场:指游乐场所,这里特指世俗的娱乐场所。
翻译
大家都说调整心态容易,但谁能真正在面对外界时忘却自我呢? 烟尘弥漫,迷失了觉悟之路,各种身份的人都聚集在引导正途的渡口和桥梁。 还没能听到三车(三种修行方法)的讲解,就先经过了表演各种杂技和戏剧的地方。 为何那本应超越世俗的清净心境,反而助长了游乐场所的繁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调心与对境忘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修行与世俗生活冲突的思考。诗中“烟尘迷觉路”形象地描绘了尘世的纷扰对修行道路的干扰,而“未听三车演,先过百戏坊”则进一步以具象的场景展现了修行与世俗娱乐的冲突。最后两句提出了深刻的疑问,反映了作者对于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中保持清净心境的困惑和反思。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
区大相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偶成 》 —— [ 元 ] 王冕
- 《 慈感寺四月八日浴佛会 》 —— [ 宋 ] 袁说友
- 《 发凤阳途中呈徐公子 》 —— [ 明 ] 唐之淳
- 《 四月八日蒙文中饷黑饭作诗二首纪谢 》 —— [ 宋 ] 葛胜仲
- 《 御园雨泛 其二 》 —— [ 清 ] 弘历
- 《 四月八日偕张菊村邓匪石洪乐闲游城西诸寺以山高水长分韵得长字 》 —— [ 元 ] 陆文圭
- 《 四月八日雩祭圆丘敬成六韵 》 —— [ 清 ] 弘历
- 《 四月八日王行甫招饮高梁河 》 —— [ 明 ] 区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