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仲宣楼

漂泊依刘日,悲凉作赋年。 无家浮汉水,有客忆秦川。 乡国浮云外,江湖落雁前。 逢时虽异感,怀土共凄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漂泊:四处流浪,没有固定的居所。
  • 依刘:依靠刘表,指投靠有权势的人。
  • 悲凉:悲伤凄凉。
  • 作赋:创作诗赋。
  • 无家:没有家。
  • :漂浮。
  • 汉水:河流名,流经湖北等地。
  • 秦川:指陕西一带,古称秦地。
  • 乡国:家乡。
  • 浮云:比喻遥远或不可捉摸的事物。
  • 江湖:泛指四方各地。
  • 落雁:雁落的地方,比喻边远的地方。
  • 逢时:遇到的时代。
  • 异感:不同的感受。
  • 怀土:怀念故土。
  • 凄然:悲伤的样子。

翻译

四处流浪依靠刘表的日子,悲凉地创作诗赋的岁月。 没有家,只能漂浮在汉水之上,作为客人,心中却怀念着秦川。 家乡在遥远的浮云之外,身处江湖,眼前是落雁的边远之地。 虽然遇到的时代感受各异,但怀念故土的心情却是共同的悲伤。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区大相在漂泊中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漂泊依刘日”与“无家浮汉水”描绘了诗人流离失所的境遇,而“悲凉作赋年”则透露出内心的哀愁。通过“乡国浮云外”和“江湖落雁前”的对比,诗人强化了远离家乡的遥远感和孤寂感。最后,“逢时虽异感,怀土共凄然”则表达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故土的眷恋和悲伤是每个人心中不变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