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辞赠远次韵效唐

· 陶益
细语郎前觉黯然,离筵况是菊花天。 杯盘有泪还偷眼,杨柳无枝不赠鞭。 去路风晨迟可起,回舟雪夜早宜眠。 春来喜鹊檐前噪,妾定仓忙理翠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闺辞:女子在闺房中写的诗。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作诗。
  • 黯然:形容心情沮丧、情绪低落的样子。
  • 离筵:离别的宴席。
  • 菊花天:指秋天,因为菊花多在秋天开放。
  • 杯盘有泪:形容宴席上的人因离别而流泪。
  • 偷眼:偷偷地看。
  • 杨柳无枝不赠鞭:杨柳枝条柔软,常用来比喻离别时的赠物。这里指没有杨柳枝条可赠,比喻离别时的无奈。
  • 去路风晨:离开的路途在风晨中。
  • 回舟雪夜:归来的船只在雪夜中。
  • 早宜眠:应该早点休息。
  • 喜鹊檐前噪:喜鹊在屋檐前叫,通常被认为是好兆头。
  • 妾定仓忙理翠钿:妾(女子自称)一定会匆忙整理翠钿(一种女子头饰)。

翻译

在闺房中写给远方的诗,按照唐诗的韵脚作诗。 在郎君面前细语,感到心情黯然,何况是在菊花盛开的秋天离别的宴席上。 宴席上的杯盘似乎都带着泪水,我偷偷地看着你,却没有杨柳枝条可以赠送给你,作为离别的纪念。 你离开的路途在风晨中缓缓展开,而我归来的船只希望在雪夜中早早休息。 春天来临时,喜鹊在屋檐前欢快地叫着,我一定会匆忙整理我的翠钿,准备迎接你的归来。

赏析

这首诗以女子的口吻,细腻地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感和期待。诗中通过对秋天菊花、风晨雪夜等自然景象的描写,增强了离别的氛围。同时,通过“杯盘有泪”、“杨柳无枝不赠鞭”等意象,表达了女子对离别的不舍和无奈。最后,以春天喜鹊的叫声和女子整理翠钿的情景,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待。整首诗语言婉约,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女子细腻的情感世界。

陶益

陶益,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