潖洲月下独泛

乘汐临芳渚,停桡弄晚霞。 月华摇宝刹,星影落江槎。 波送随流叶,风传出雾花。 溯洄方未已,闲兴在蒹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潖洲(pá zhōu):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岛屿或水域。
  • (xī):潮汐,指海水受月球引力影响而产生的周期性涨落。
  • 芳渚(fāng zhǔ):芳香的小洲,渚指水中的小块陆地。
  • (ráo):船桨。
  • 月华(yuè huá):月光。
  • 宝刹(bǎo chà):指佛寺。
  • 星影(xīng yǐng):星光。
  • 江槎(jiāng chá):江中的小船。
  • 溯洄(sù huí):逆流而上。
  • 蒹葭(jiān jiā):芦苇。

翻译

在潖洲的月下独自泛舟, 乘着潮汐来到芳香的小洲,停下船桨欣赏晚霞。 月光摇曳在佛寺之上,星光洒落在江中的小船。 水波随着流叶一同荡漾,风传来了雾中花朵的香气。 逆流而上还未结束,闲适的心情在芦苇间游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潖洲月下独自泛舟的宁静景象。诗中,“月华摇宝刹,星影落江槎”一句,通过月光与星光的交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宁静安详的心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