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门吊古

极地南浮日,敷天左衽时。 殒身徒有客,误国始由谁。 百战江山破,三军恸哭辞。 海门霞几片,犹闪旧旌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厓门:地名,位于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 吊古:凭吊古迹,缅怀古人古事。
  • 敷天:遍天,整个天空。
  • 左衽:古代指衣襟向左掩,是异族的服饰习俗,这里指异族统治。
  • 殒身:牺牲生命。
  • 误国:导致国家遭受损害。
  • 三军:泛指全军。
  • 海门:海口,海港。
  • 旌旗:旗帜的总称。

翻译

在南方的极地,太阳高悬,整个天空下是异族统治的时期。 只有少数人愿意牺牲生命,而国家的损害最初是由谁引起的呢? 经过百战,江山已经破碎,全军都在悲痛地哭泣告别。 海港边的几片霞光,仿佛还在闪烁着旧时的旗帜。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凭吊古迹,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英雄牺牲的哀悼。诗中“敷天左衽时”一句,既描绘了异族统治的景象,也隐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后两句“殒身徒有客,误国始由谁”则直接抒发了对英雄牺牲的敬意和对误国之人的责问。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的缅怀。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