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示从子旻

· 陶安
苍秀须眉一丈夫,有才能称此躯无。 儒家盛业当名世,老屋残书尚满厨。 壮岁光阴浑易过,古人名节要齐驱。 自怜远泊淮南叟,拟傍溪流抚竹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苍秀:指须眉苍老而秀美。
  • 须眉:指男子。
  • 名世:闻名于世。
  • 老屋:指陈旧的房屋。
  • 残书:指破旧的书籍。
  • 满厨:指书籍很多,堆满了书柜。
  • 壮岁:壮年时期。
  • 光阴:时间。
  • :全然。
  • 易过:容易流逝。
  • 名节:名声和节操。
  • 齐驱:并驾齐驱,比喻不相上下。
  • 远泊:远离家乡漂泊。
  • 淮南:地名,今安徽省淮南市一带。
  • :老人。
  • :打算。
  • 溪流:小河。
  • 抚竹梧:抚摸竹子和梧桐,指隐居生活。

翻译

一位须眉苍老而秀美的男子,拥有才华,无愧于此身。 儒家的事业显赫,闻名于世,老屋里堆满了破旧的书籍。 壮年的时光全然容易流逝,古人的名声和节操需要并驾齐驱。 自怜是一个远离家乡漂泊的淮南老人,打算依傍溪流,抚摸竹子和梧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有才学、有名望的老人,他虽然年老,但精神矍铄,对儒家的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古人高尚品德的向往。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愿望,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